close


陳莉虹是青山醫院首位精神科朋輩支援專家,她曾飽受躁狂抑鬱症折磨,如今以過來人身份,幫助「同路人」踏上康復之路。

壹些事壹些情

躁狂抑鬱重生記

屯門青山醫院近年靜靜地起「革命」。破天荒開設了一個名為「朋輩支援專家」( Peer Specialist)的新職位,聘請曾患了精神病的康復者,去鼓勵其他精神病人及早求醫。
計劃實施至今一年半,首位朋輩支援專家陳莉虹,與本刊分享她由病人變專家的心路歷程。她原本是美國上市企業的精英管理人員,年薪過百萬,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,患了躁狂抑鬱症( Bipolar disorder)——一種每一百人就有三人會患上的精神病,新地前主席郭炳湘亦曾患此病。患者不能抑制自己躁狂的情緒,做出各種瘋狂的行為。陳莉虹與病魔惡鬥十六年,經歷過失業、離婚、被歧視等重重失敗挫折,最終找到新希望,她現在好想與同路人說一句:「你們都可以!」

陳莉虹( Lilly)檔案

六七年福建廈門出世,七歲移居香港,不久便赴美,中學就讀於俄亥俄州 Lebanon High School,之後去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修讀化學工程,畢業後加入陶氏化工,三十歲擔任業務發展經理,同年患上躁狂抑鬱症,○九年回港接受治療,一一年八月加入青山醫院,成為首個朋輩支援專家。

 


在美國工作時,陳莉虹要靠養貓來紓緩大上大落的情緒,她現時的辦公座位也貼了不少貓的相片。 

陳莉虹工作的部門,位於青山醫院的社康服務科,記者在醫院院務經理帶領下,穿越一重又一重的密碼鎖閘門。陳莉虹的座位,在社康科裡最入的一角,但她背後有窗,可眺望醫院栽種的樹木與藍天。這個小小的角落,就是她的新天地,「我以前在美國大公司工作,年薪過百萬,差不多是現時的十倍(當然美國要我交的稅比香港多),但我覺得而家做嘢比以前開心好多,可以同人建立更好的關係,又幫到人,俾到佢哋希望。」
記者見到她的工作周圍貼了不少貓的相片,不禁問她:「你很喜歡貓嗎?」她點點頭說:「是呀,我以前病發時,情緒經常大上大落,當時我養了三隻貓,每日返到屋企,牠們就挨住我隻腳,好黐人,可以稍稍紓緩我的情緒。」

事業高峰爆發精神病

現在她已沒有再養貓,因為她已逐漸克服了這個纏繞了她十多年的精神病——躁狂抑鬱症。「我以前一直以為靠自己就可以醫得好,拒絕其他人的幫忙,原來大錯特錯!」
回望過去,她自言良好的出身與教育,造就她要出人頭地,創造個人事業。她六七年在大陸出生,家住廈門兩層高大宅,七十年代她舉家南下,在港定居,中學畢業後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( Purdue University)讀化學工程,「這大學很出名,美國第一個太空人 Neil Armstrong就在這裡讀書,我當時好鍾意美國人的奮鬥精神,覺得他上太空好叻,所以專登揀這大學讀書,畢業後入了陶氏化工( DOW Chemical Company)。」陶氏是全美數一數二的上市化工企業,總部位於密歇根州,業務廣泛,密實袋、保鮮紙也是其產品。陳莉虹工作出色,在三十歲已出任公司業務發展經理。但就在事業最高峰時,她患上了躁狂抑鬱症。
她坦言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有這病,「可能是工作壓力!自己要求高,情緒紓緩唔到,積埋積埋唔處理就爆。」當時她彷彿變了另一個人,「個腦成日停唔到,好 high好亢奮,夜晚瞓唔到覺,就算好攰都瞓唔到,當時我要經常飛美國東岸同西岸,又要去大陸同東南亞出差,有時差,更加瞓唔到。」每次病發長達三個月,這精神病還有個特點,病人的購物慾非常高漲,而且所買的東西與行徑非常古怪。


陳莉虹(左)三歲時於福建廈門家前拍的相片,右為她表姐。陳父母為馬來西亞華僑,馬國排華時到大陸定居,文革後輾轉遷港生活。 

因為仰慕美國第一個太空人 Neil Armstrong,陳莉虹選了普渡大學修讀化學工程,於九四年畢業。 

超市碌卡任人買肉


九五年出席陶氏化工太平洋區周年晚宴,坐在亞太區主席旁邊。陳莉虹(右二)在公司甚受上司賞識,三十歲已升至業務發展經理。 

「有次凌晨三點鐘,我瞓唔着一個人揸車去了超級市場,見到入面幾個黑人,就拎張信用卡出來,同他們講,你哋隨便買肉, fill your cart(將購物手推車裝滿),我俾錢;當時黑人好窮,無錢買好肉食,我唔知點解突然同情佢哋,當場超市經理唔知我做乜,好緊張,話要 call police,我就胡說如果你 call police,我就會 shoot(開槍),當時我真係 high到傻咗!我好鍾意花,有次我又一次過買咗一大筐花,有成五百枝玫瑰,揸住架車周圍送俾人。有啲病人鍾意買手袋,我唔買手袋,但經常將屋企廚具換過晒,又搵人將廚房髹過另一種顏色。」
躁狂抑鬱患者「狂躁」了一段時間,情緒便會跌入谷底變為抑鬱,陳莉虹想起都心傷,「成個人冇晒動力,唔想工作,唔想出街,唔想沖涼,唔想見人,有次去芝加哥出差,抑鬱又發作,在酒店房間匿埋,拉埋窗簾,瞓喺張床乜都唔想做,連客都唔見。」

不能自拔虧欠家人


每逢星期五放工後,醫院社康科的同事都一同去醫院後山打籃球,陳莉虹說同事都接納支持她。 

她也試過自殺,幸好丈夫及時阻止。「當時老公都勸我睇醫生食藥,唔係咁落去唔掂。我在香港嘅父母更加唔知我發生乜事,以為我有特別癖好。有次我返香港,住喺父母屋企,凌晨瞓唔着,拎住部手提電腦去上環信德中心,將部電腦放喺碼頭 locker,就一個人走去維園同啲阿伯傾偈,成晚冇返屋企。我呢個病令父母好擔心。」想起父母與丈夫,陳莉虹就感到很虧欠,「我成日覺得靠自己 OK,唔使食藥,所以唔係點聽佢哋講。」
病情不斷反覆,陳莉虹無法自拔,最後連事業也斷送。
「公司最初知道我有事,都好諒解我,我曾在香港瑪麗醫院精神科留院治療,香港秘書和同事輪流來探我,又替我買食物。但我後來病情愈來愈嚴重,實在影響工作表現,工作壓力亦令我不能好好平靜同康復,公司都擔心,我可唔可以支持下去,最後唯有俾咗個 package要我走。我當時覺得公司好無情,但而家回想,都覺得係自己嘅問題。」

創業失敗 獨自回港


去年十二月,陳莉虹出席由香港及英國精神科醫學院合辦的會議,分享她患病經歷。 

○二年離開陶氏後,她渴望可以重過新生活,於是由芝加哥搬去印第安納州她丈夫的家鄉,兩夫妻一同開花店,「我當時滿懷希望。情人節係花店全年最多生意嘅日子,點知○八年的情人節,遇上一場大風雪,印第安納州政府封鎖全城,下令所有人停止活動不准外出,冇人來買花,好多客退訂,花店損失慘重,加上金融海嘯影響,最後只好結束花店業務。」
花店的失敗,令陳莉虹又再意志消沉,病魔乘虛而入,她丈夫亦感到太太問題嚴重,但亦束手無策。為了離開美國這個傷心地,陳莉虹獨自帶着兩個行李喼回港「避靜」,與父母同住,只想找一份正常的工作,也不介意職級人工,豈料同樣四處碰壁,更受到歧視,「回港第一份工是做連鎖店收銀員,有次與同事傾偈,大家講到工作壓力,我坦白說自己有情緒病,點知好快全間店都知,經理後來就搵個理由要我走,佢話我太肥,間店太細。」

社會歧視搵唔到工


同樣患有躁狂抑鬱症的康復者阿花(背面者),這天來探陳莉虹,二人有講有笑。「因為我都有呢個病,大家就好好傾,我曾話俾佢聽食藥後成日便秘,她說自己都係咁,叫我食多啲水果就冇事,我後來買火龍果吃,真係好好多。」 

提起這段經歷,她不禁苦笑起來,「我之後去做私人補習老師,幫學生補英文、數學、化學、物理等,開始時好多媽咪知道我教得好,介紹好多學生俾我,但有次同個家長講開學生讀書壓力,唔覺意又提到自己都有情緒病,結果啲消息又傳開晒,冇家長再搵我補習。」陳亦嘗試做保險、地產經紀,但都因為人事問題,做了很短時間便離開。「我已經很努力嘗試新生活,可惜社會沒給機會我,生活壓力令我透不過氣來,我的病情又再反覆轉差,美國嘅丈夫打電話來,我都唔聽,最後更入了醫院接受康復治療,丈夫唔知我做咩事,以為我不理他,最後大家分開了。」說到這裡,她停了一停,「我丈夫一直都好關心我,支持我的,但感情完了就完了。當時我真係唔明白生命再有咩意義,好似去到絕境。我本以為自己婚姻美滿,事業有成,前途一片美好,但到頭來卻一敗塗地!」

不肯放棄遇轉機


不少病人、病人的家屬對陳莉虹的探訪和幫助很是感激,送卡多謝她。 

故事到這裡本來就以悲劇結束,但醫管局一個新的職位招聘廣告,卻改變了她。兩年前,青山醫院新開設了「朋輩支援專家」( Peer Specialist)一職,對象是精神病康復者,希望透過他們的患病經歷,去支援正接受康復治療的「同路人」,服務屬試驗性質,因為本港公立醫院以前從未試過,陳莉虹鼓起勇氣去應徵,在九十多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,獲得取錄,她說:「我在面試中話雖然受過多次打擊,但我都依然肯去面對,我想這是醫院請我的原因。」負責聘請她的醫院社康顧問護師梅杏春說:「她肯放低過去自己的包袱,願意接受新生活,肯企出來做見證,這種態度很難得。」

 

一一年八月陳莉虹上班,接受醫院面談技巧、藥物知識等訓練,至今做了年半,她說愈做愈開心,「上司同事都很支持我,我要探訪病人,用自己的經歷去激勵他們,初時我都有些擔心,怕經常要勾起一些痛苦的回憶,但當發覺原來我的過去會幫助他們時,就覺得好有意義。」她向記者分享一次開心的探訪,「她是一名患了抑鬱的二十多歲後生女,唔肯食藥,整個人冇晒動力,她丈夫把屋裡所有窗花全部上鎖,擔心她睇唔開自殺。我同佢分享自己以前都係咁,勸她唔好自暴自棄,同佢傾咗兩次,她後來終於肯吃藥,仲搵番嘢做,她寫了一張卡多謝我,我收到後好感動。」
由病人變為「專家」的陳莉虹,現正學習如何替康復者設計合適的療程,她說還要逐步適應身份的轉變,但覺得前面的路充滿希望,「我仍要食藥,但情緒已好穩定,瞓得覺,我好想話俾人知,精神病康復者一樣有希望,可以好好地生活。」

小小的祈求

推廣朋輩支援專家服務的青山醫院精神科社康顧問護師梅杏春表示,精神病有別於傷風感冒,「傷風咳食咗藥唔咳就等於康復,可以停藥,但精神病的康復是需要長時間服藥來控制病情,穩定情緒。唔係食完藥冇病徵冇病發唔使再入院咁簡單,他們康復嘅路要更多的支持。其實很多病人康復後的要求都同一般人一樣好基本,例如朝早能夠起身,有精神湊仔返學,煮早餐俾老公食,可以有份正常工做,兼職都好,唔使去庇護工場。」她希望透過朋輩支援計劃,鼓勵精神病人及早求醫,「這個服務在歐洲首先開始,我一○年去荷蘭開會,認識到當地一些朋輩支援專家,覺得香港可以借鏡,而家有機會推行,實在很難得。」


撰文:黎明輝
攝影:江永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